请登陆后台添加(banner)标题

新闻中心

为什么智能家居的需求不易被认知

* 来源: 嗨十年 * 作者: 智能家居十年 * 发表时间: 2018-11-30 9:25:51 * 浏览: 148

最近读到了一篇“磐石之心”四年前写的文章《智能家居的“骗局”还能忽悠多久?》。仅仅是看到标题,对于一个在智能家居行业里奋斗多年的人来说,已经怒不可遏了。其中的内容,更是冲动地想立即怼回去。但冷静下来,仔细阅读后发现,其中的内容的确是以事实为依据,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凭着个人对智能家居的理解,描述所看到的现状并预计未来。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正是智能家居要解决的终极目标,却恰恰也是问题所在。作为智能家居人,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深思,也不得不感谢作者的提醒。



先把文章的三个问题照搬如下:


1、安全问题:


这二天最热的新闻,一个大一学生编写了个手机病毒,导致数十万安卓手机用户中招。而惠普的Fortify应用安全部门对市场上十种最热门的物联网设备进行了分析,发现了250种不同的安全漏洞。当前智能设备几乎都采用基于linux的安卓系统,这套系统漏洞多,安全性差。而智能家居企业基本都无安全防御技术,这意味着智能家居系统更容易被黑客攻击,这会导致智能门锁、室内监控失效,小偷可以如同进出自己家一样进入你的家里拿走东西,还有大量潜在的危险,比如,窃取室内监控摄像的内容,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等。


2、节能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全新研究表明,单是2013年,智能物联网家居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为616太瓦。在这所消耗的616太瓦的能源中,有400太瓦是由于其在待机模式下没有采用节能技术,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能源浪费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最终影响到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


3、健康问题


智能家居设备一般以无线、蓝牙等方式进行连接,这意味着大量电磁波频繁发射和接收,这无疑会增加家庭内电磁波污染,影响到人的健康。有人说,只要符合标注的电磁波是不会危害健康的,这就好比说部分砖家告诉我们,转基因对身体无害,然而这一切危害可能都是缓慢发生的,未知的,未经验证的。



以上的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更何况是新事物,其中的“利”没有被全面认识到,“弊”就会更突出。


如果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在可控范围之内,例如,只在需要的时候,而非实时连接可能被“黑”的网络,是不是就可以基本保证隐私不被泄露了。这样,既可以帮助居住者解决了家居内部的“防火”、“防水”、“防燃气泄露”和“防人患”的问题,又有效地降低了网络、云、大数据等不安全因素。


我们都知道,空调是夏天的用电大户,而空调每调高一度大约节省5-8%的电能。如果智能家居可以实现,家里没人的时候,自动关掉空调;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动调高温度,既舒适,又节能,岂不两全其美。由此可见,这种大尺度地节约能源与电器设备待电的微小浪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吧?


究竟是电辐射还是空气质量对人体的伤害更大,不好做直接的比较。但是,如果智能家居能够实时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与人居环境技术指标做比对,当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时,自动启动相关各类电器(电动窗、排风扇、新风机等),以调节空气的质量达到最优。即使由此带来的电磁辐射比原有的污染增加了一些但在国际公认的安全范围内,也该是可以容忍的吧?



总之,重点在于“真实用户需求”!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这是每个人的必然选择。但不幸的是,选择来自于认知:或许邻居家里遭了贼,你才能意识到防盗的重要性;或许直到有人帮你测算了使用智能家居前后每月电费的差别,你才能理解节能的意义;或许家人真的生了病,被医生提醒,你才能注重环境因素。


安全是预防万一,节能需要日积月累,从健康到亚健康到生病的过程更漫长,这些都不易被意识到。意识不到,当然就不被重视。“真实的需求”来自于不断的认知积累。大众的需求也不过如此。


智能家居还处在“牙牙学语”,步态蹒跚阶段,未来更是懵懵懂懂。甚至就连智能家居到底是什么、包括什么内容,大家都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为家居生活提供工具,让家居环境更安全、舒适的目标是大家的共识。



因此,无论是否“骗局”,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并且一直在进步中。作为从业者,我们该做的是,进一步发觉生活中存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制造更适合的工具,用更合理的服务模式,在更早的一天,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智能家居的目标,进而享受到由智能家居带来的“生活的质的飞跃”。